English

老赵

2001-03-2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马斗全 我有话说

不断看到有文章激烈批评学界日益严重的浮躁之风,我亦深为当前学风一忧。感叹之余,便想起友兼师的老赵———山西大学历史系赵瑞民博士,以老赵来证明中青年辈不浮躁者毕竟还是有的,用以抵消些许坏心情。

老赵,岁数其实并不大,现在才40多岁,正当教学和治学的好年华。大家都尊称他老赵,想是因他学问好的缘故。老赵是80年代末获得博士学位的,因爱人为山西大学教师,就也来山大教学,从而成为该校第一个文科博士。博士牌子吃香,各单位以高薪以及经费、房子、安家费等争夺博士,是近几年的事。因为老赵读博士有些早,那时人们还没有醒过神来,尚不知道重视博士,你愿来就来吧,哪谈什么优待。老赵不但没享受学校的任何优待,而且连职称也迟迟未能评上。职称未能评上,据说是因为“成果”不很多。如今评职称,强调的是成果,所谓“成果”,主要就是字数。这应是造成学界浮躁风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老赵治学走的是老一辈学人的路子,并不急着写论文凑字数争职称,而只是多读书,有创见或发现时才肯动笔,与“俭腹高谈”辈形成鲜明对照。他一直是那么从容不迫,甚至对职称满不在乎,致使许多人都奇怪他的“不着急”。虽然有些朋友明知他的不着急是做学问的正经路数,但还是不由得为他的职称问题而“着急”。

不着急,有时间便读书,是老赵的特点。记得好几年前,山西大学中文系的牛先生来电话,说他因一部书稿想找罗素的一本书,可惜学校图书馆没有,哲学系、政治学系和其他可能有该书的系所的资料室也都没有,就连电子计算机等系的资料室也找过了,还是没找到。托我在我们单位找一找,看能否帮他借到。记得那是一本哲学、政治学方面的书,我去单位图书馆查了,也没有。还曾问了好几位专业与该书沾些边的同事,也同样使人失望。如今文人之不读书,于此可见一斑。没多久老赵来寒舍闲聊,我因老牛借书的事而感慨,没想到老赵说他有那本书,可以借给老牛一读,并给我大体讲了该书的内容。老牛拿到书时,也惊奇老赵读书之多。

如今具有教授研究员职称的人很多,真有学问的却没有多少,所以能令人佩服的并不多。而没能晋升教授的老赵,学问却教我不能不佩服。他还在读硕士研究生时,一次放假回家途中与我相遇于运城,就一起去拜访蛰居河东的老学者孙玄常。闲谈中他与孙老谈起音韵学上的一个问题,我一点儿也听不懂,只好去看孙老的书。也不知他俩最后讨论清了没有,只记得他走后,孙老称赞说,历史系研究生于音韵学有如此水平,真是想不到。又颇感快慰地说:今天,在运城有人和我讨论这样的问题!说老实话,看着孙老那神情,我当时真有点儿嫉妒赵瑞民,同时也深愧自己无学,不能给感到寂寞的孙老一点安慰。大约十来年前吧,我分析古人一诗,诗中有“澡练”一词,由于读书太少,竟将其当作了佛家修身养性。后承老赵指出,方知弄错了。他不但告我“澡练”即道家之洗练,而且进一步分析了佛道修行之不同,教我深感惭恧。我对老赵的学识有进一步了解而佩服不已,是整理傅山手稿那段日子。因不断碰到一些难题,就经常上老赵家去请教、商讨,每次都真的“获益匪浅”。那时虽说他还很年轻,但如他那样的可讨教者,在偌大的省城,竟找不出几个。

前些时,读报上某名家文,发现那名家竟弄不清“小学”的准确含义,因之想起正读着的中华书局某书对“朴学”的解释也含糊不清。我只知字学、音韵、训诂为小学,考据学即朴学,更详细一点的就不清楚了。因此想弄清那些名目究竟如何,靠工具书自然是不行的,而手边又无有关书籍,再说有也不一定能很快弄透彻。懒于读书的我,就依惯例打电话去问老赵。老赵似乎对我所请教的问题无所不知,马上给我讲了小学、经学、朴学是怎么回事,还进一步讲了它们相互的关系和交互处,说现在一般认为朴学即考据学,实则清人所谓朴学,并不限于考据之学,不只小学属朴学,凡一切扎实、实在之学都算朴学。有的书中说朴学即经学,显然欠当,其实朴学比经学范围要大得多。又为述汉学与朴学之不尽相同处。最后还举《汉学师承记》、《清代朴学大师列传》等书之所述,以见前人之理解。放下电话,我一方面由衷地感谢老赵如数家珍般的讲解,一方面禁不住感叹,在我辈学人中,能用十来分钟时间将此问题讲得如此清楚透彻者,不知能有几人。

老赵的职称,最近总算得解决,成了教授。他自然不会因此而喜,反倒觉得有了压力,说有此头衔,就要真有些学问,否则学生会笑话的。我知道,他此后将一如既往认真读书做学问,注定要坐一辈子冷板凳。我并不愿意老赵很苦,也不指望个别人能于浮躁之风有所扼制,只是希望学界能多一个真学者,希望能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教益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